动物如何将疾病传递给人类?人类行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COVID疫情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震撼了全球。如今,麻疹这种源自动物的疾病被宣布为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描绘人类轮廓围绕标有Covid-19疫苗的瓶子的图形

COVID疫情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震撼了全球。如今,麻疹这种源自动物的疾病被宣布为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在他的新书《与看不见的敌人作斗争》的编辑节选中,病毒学家Barry Schoub,南非国家基金会的创始主任,探讨了病毒如何从动物传播到人类。

新疾病的引入

流行病和新疾病的传播通常分为两个阶段。首先,人畜共患病的外溢事件将感染性生物(主要是病毒)从动物源引入人类。

第二阶段涉及可能促进致病性传染性有机体在人群中传播的多种因素。

动物传播的外溢事件

当传染病病原体跨越物种界限,从动物传播到人类并在人群中扎根时,就会发生外溢事件。

这可能是人类侵入偏远、孤立的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结果,也可能是野生动物被迫进入人类栖息地或被故意引入人类环境的结果。

外来动物病毒的传播

成功将外来动物病毒引入人类的事件非常罕见。

这种情况罕见是因为病毒需要附着在细胞表面特定的受体位点上才能启动感染。

与受体位点的结合对这种病毒来说是高度特异性的,就像钥匙能打开锁一样。在这种罕见情况下,当钥匙能够打开锁时,入侵病毒成功地在宿主细胞中建立了自己,并启动了感染过程。

在细胞内部,病毒利用细胞的机制进行自我复制。子代病毒(原始病毒的复制品)从细胞中释放出来,感染更多细胞并重复复制过程。

接下来的步骤是将其释放到体外,感染另一个人,并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传播链,最终可能导致传染病的爆发。

现代人类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这些新传染病的出现。

全球范围内日益增长的野生动物交易,无论是合法还是非法,都促进了野生动物与人类之间的互动。这些互动的机会来自外来动物的贸易、农业扩张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砍伐,或是在远东所谓的湿市场上准备和消费野生动物作为食物的结果。

当野生动物被迫离开它们的栖息地,进入人类栖息地寻找食物时,可能会引发相反的连锁反应。

气候变化与新感染

气候变化已成为对人类健康最严重的威胁之一——从洪水到干旱再到极端气温。由于生境遭到破坏及其对人类传染病的连锁反应,气候变化还对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间接威胁。1998/1999年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爆发的病毒性尼帕病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说明环境破坏与气候变化的结合如何产生新的人类疾病。

尼帕病毒的爆发涉及276例病例,其中106例死亡。这种病毒的自然宿主是生活在这两个国家森林中的果蝠。由于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干旱气候影响,加上人为因素——大规模焚烧植被导致的森林砍伐——造成了严重的雾霾,减少了森林树木的开花和结果。

被剥夺天然食物来源的果蝠侵入种植的果园,并将病毒传播给家猪,而家猪又感染了人类。

通过大规模屠宰当地生猪,疫情得到了控制。

新发感染

古代的瘟疫传播缓慢,因为当时的交通要慢得多。相比之下,现代航空旅行使得瘟疫可以在一两天内轻易传播到世界的另一端。

21世纪带来了许多新的传染病,这并不令人惊讶。人类活动严重破坏了地球的自然环境,促进了人类与野生动物的相互作用。

21世纪的人类面临着这些新疾病的挑战,正如15世纪和16世纪的美洲原住民一样,他们遭受了欧洲殖民者带来的“新”传染病造成的巨大人口损失。

在这些所谓的处女地流行病中,这种对种群完全陌生的新生物体没有遇到来自种群免疫的抵抗,因此能够几乎不受阻碍地传播。

本文节选自《与看不见的敌人作斗争:国家的故事》传染病研究所,由Wits大学出版社出版(2024年)。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闸琨科技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vvhxm.com/life/202507-5342.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admin
    admin 2025年07月20日

    我是闸琨科技的签约作者“admin”!

  • admin
    admin 2025年07月20日

    希望本篇文章《动物如何将疾病传递给人类?人类行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能对你有所帮助!

  • admin
    admin 2025年07月20日

    本站[闸琨科技]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admin
    admin 2025年07月20日

    本文概览:   COVID疫情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震撼了全球。如今,麻疹这种源自动物的疾病被宣布为全球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联系我们

    邮件:闸琨科技@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